近日,隨著 “杭州六小龍” 刷屏,新華社、英國《經濟學人》等海內外媒體都關注到坐落在杭州的浙江大學。“六小龍” 背后,DeepSeek 創始人梁文鋒在浙大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完成本碩學習,云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畢業、任教于浙大,群核科技三名創始人中的兩位——黃曉煌、陳航畢業于浙大竺可楨學院。

與此同時,基礎科研領域也傳來好消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官網更新最新排名,哈佛大學位居全球高校第一,浙江大學位居全球高校第三。(自然指數是依托于《自然》系列、《科學》《細胞》、醫學等 145 種全球頂級期刊,統計全球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發表論文數量的數據庫,是國際公認的衡量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研究產出與合作情況的重要指標。)同期,在最新一輪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后,浙江大學牽頭的實驗室數量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清華大學。
這些在產業界和基礎研究領域同步取得的成果背后,有哪些驅動因素?產學研融合發展之路在何方?創新創業如何借力高校科研資源?就上述話題,浙江大學在上周首辦上市公司企業家校友交流會,校黨委書記任少波出席活動并發表講話,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健博士受邀參與活動,與 30 余名上市公司企業家校友一起回到母校,共同探討、熱議交流。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發表講話
任少波指出,2025 年會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批師生、校友創新創業的事跡和貢獻,讓全球浙大人自豪、振奮,要從中學習和弘揚求是之風,堅守本質和長期主義,形塑誠勤實真的浙大人特質;高舉 “創新浙大” 旗幟,勇于謀劃原創和戰略任務,組織強大鏈接攜手走向全球前列;擦亮 “創業浙大” 品牌,提供高品質前瞻性交流平臺,讓校友會成為戰略服務者,在新形勢下創新校友工作模式,共筑校友生態網絡。

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健博士現場發言
馬健博士于浙江大學完成本科學習并保送直博,理論物理博士畢業后前往麻省理工學院繼續博士后研究。2015 年,馬健博士與溫書豪博士、賴力鵬博士聯合創立晶泰科技,公司自主研發了基于量子物理并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研發平臺,加速新藥研發、新材料發現以及化學自動化,并于 2024 年 6 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首家以香港 18C 規則上市的特專科技企業。
馬健博士表示,一直以來,晶泰科技都致力于推進基礎科研和前沿技術的融合創新,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將依托 AI + 機器人科技平臺型企業的優勢,重點在生物醫藥、新材料、化學化工等垂直領域探索開發超級人工智能。在此過程中,企業將不斷加強與浙江大學等基礎科研實力雄厚的高校院所在聯合技術攻關、科研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構建產學研聯合創新共同體,以協同創新模式,挑戰破解科研難題,共同投身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參與新一輪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

浙江大學上市公司企業家校友交流會全體合影